口腔潰瘍反反復復為什么
口腔潰瘍反反復復為什么
中醫傳統理論認為, 口為脾之竅, 舌為心之苗, 腎脈連咽系舌本, 兩頰屬胃腸, 因而口腔潰瘍的發病與臟腑病變密切相關。根據《中華口腔科學》將口腔潰瘍分為脾胃伏火型、心火上炎型、肝郁蘊熱型、陰虛火旺型、脾虛濕困型、氣血兩虛型等6型,并對各型的治療方法進行以下總結。
心火上炎型
《證治準繩》云:“心脈布于舌上,若心火炎上,熏蒸于口,則口舌生瘡”。
辨證要點:潰瘍以舌為主,伴咽干舌紅等“上火”癥狀。
口瘡灼熱疼痛,表面多黃白色分泌物,伴有口渴面赤,舌面疼痛,心胸煩熱,尿短赤或有灼熱感,舌尖紅赤,苔黃,脈滑數。宜清心降火、涼血利尿。
肝郁蘊熱型
《靈樞·經脈篇》云:“少陰之脈,貫腎,系舌本”
辨證要點:潰瘍口瘡多位于舌側邊緣
肝經郁熱,多見于女性患者,常隨情緒的波動或月經周期而復發和加重,伴有煩躁易怒,胸脅脹滿,口苦口酸,舌苔黃,脈弦數。宜清肝瀉火、理氣涼血。
脾胃伏火型
《靈樞·經脈篇》云:“胃足陽明之脈……入上齒中,還出挾口,還唇……”。
辨證要點:潰瘍以兩頰及唇為主,疼痛難忍,牙齦腫痛
伴有口臭,口干、口苦,舌苔厚膩,脘痞胸悶,大便秘結。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宜清熱瀉火、涼血通便。
脾虛濕困型
辨證要點:潰瘍以兩頰及唇為主,疼痛輕微
伴有口淡食少,脘腹脹滿,倦怠嗜臥,大便溏稀,舌苔白膩??捎枚悳游?、半夏瀉心湯加味、理中湯、參苓白術散等。
陰虛火旺型
陰虛火旺屬于虛火,此類患者體質本來就屬于陰虛火旺之人,加之勞傷過度、思慮過度、睡眠不足等原因,造成津液耗損不能上泛滋養肌膚而病,此型多與免疫系統疾病有關。
辨證要點:潰瘍色鮮紅,數量多,疼痛晝輕夜重
口腔潰瘍經久不愈,反復發作,伴有腰膝酸痛,咽干口燥,手足心熱、遺精盜汗,骨蒸潮熱,舌紅少苔脈細數。宜滋陰清熱。